一、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点
- 背景与定位
- 召开时中国城镇化率为57.3%(2015年),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后期,面临“城市病”集中爆发期(如雾霾、交通拥堵、垃圾围城等)138。
- 是继1978年后时隔37年首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全国性城市工作会议,标志着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13。
- 核心任务与理念
- 提出“五个统筹”的系统治理思路:
- 统筹空间、规模、产业三大结构;
- 统筹规划、建设、管理三大环节;
- 统筹改革、科技、文化三大动力;
- 统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三大布局;
- 统筹政府、社会、市民三大主体38。
- 首次明确“人民城市”理念,强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,从粗放扩张转向内涵提升,注重宜居性311。
- 提出“五个统筹”的系统治理思路:
- 重点措施
- 着力治理“城市病”,提升城市承载力;
-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;
- 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城市特色塑造38。
📍 二、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点
- 背景与定位
- 召开时城镇化率达67%(2024年),城镇人口9.4亿,城市发展进入稳定期,从“增量扩张”转向“存量提质增效”阶段1610。
- 是“十五五”规划开局前的关键部署,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城市高质量发展1011。
- 核心转向与目标
- “两个转向”:
-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→稳定发展期;
-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→存量提质增效126。
- “五个更加注重”(发展理念转型):
- 以人为本、集约高效、特色发展、治理投入、统筹协调156。
- 目标:建设“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”15。
- “两个转向”:
- 七大重点任务
- 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:发展城市群/都市圈,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16;
- 建设创新城市:培育新质生产力,高质量城市更新14;
- 建设宜居城市:加快房地产新模式,改造城中村/危旧房1810;
- 建设美丽城市:绿色低碳转型,治理空气/水污染15;
- 建设韧性城市:改造老旧管线,限制超高层建筑,防洪防涝111;
- 建设文明城市:保护历史文脉,提升文化软实力15;
- 建设智慧城市:创新治理模式,用好市民服务热线14。
🔍 三、两次会议关键差异对比
对比维度 | 2015年会议 | 2025年会议 |
---|---|---|
城镇化阶段 | 快速发展期(57.3%) | 稳定发展期(67%)810 |
核心矛盾 | 治理“城市病”、遏制扩张无序 | 存量提质增效、发展动力转型611 |
发展模式 | 遏制粗放扩张,转向内涵提升 | 全面存量更新,强调“集约高效”26 |
政策抓手 | “五个统筹”系统治理 | 城市更新为核心抓手111 |
民生焦点 | 基本公共服务覆盖 | 精细化治理(如适老化改造、热线服务)45 |
💎 总结
- 2015年会议:聚焦快速城镇化暴露的“城市病”,以“五个统筹”推动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。
- 2025年会议:立足城镇化稳定期,以“存量提质”为主线,通过城市更新、房地产新模式、智慧治理等七大任务,构建“现代化人民城市”。
两次会议一脉相承,均以“人民城市”为核心理念,但政策重心随发展阶段变化,从“规模控制”深化为“品质跃升”1511。
规划二字出现次数来看,25年度只有一次,显著降低。
空 螺纹、玻璃